为了提高我院研究生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启动信息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工作。建设立项的管理办法如下:
一、立项申报条件
项目以课程小组为单位进行申报,申报条件如下:
1、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授课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最关注的问题;
2、具有结构合理、成员稳定的课程小组;
3、积极编写和更新有关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与国内其它优秀教材;
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开展网络等立体化教学和双语教学,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具备上网开放条件;
5、教学内容专业适用性强,学生受惠面广,原则上应为学位课。
二、立项预期目标
1、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显著提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学生选课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反映良好,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排名应在前10%;
2、制作出与本课程配套的教学课件;
3、对课程教学具有示范作用,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成为品牌课程、精品课程;
4、出版教材1部或发表教改论文2篇。
三、资助办法
1、学院每年资助的课程数在3项以内;
2、学院精品课程立项每个课程组资助2万元;
3、被确定为学院资助的课程将被推荐参加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科研立项”(课程建设),如获批准,将获得研究生院和学院的共同资助。
四、立项方法
学院每年组织一次申报工作,符合精品课程立项基本条件的课程都可以申请。由课程组填写精品课程立项申请表,经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后批准立项,确定为学院资助项目。
五、项目管理
资助项目实施一年后学院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立项项目的进展状况做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的实施计划及资助情况。中期检查合格,拨付第二批资助经费。中期检查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学院将根据情况对其采取限期整改或终止项目等措施。项目完成后,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验收不合格,必须按专家要求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项目负责人,三年内学院不再受理其任何研究生教育的资助项目。
六、经费管理
立项之初拨付资助经费的50%启动费,中期检查通过后支付剩余的50%资助经费。
建设项目经费由各课程小组负责人签字,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教学科研办公室备案,校财经处办理。
七、时间安排和检查措施
1、每个项目的建设时间为2年。
2、根据项目做出的计划和学院的安排,对项目的进展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3、对进行中存在较大问题的项目,将酌情减少对其资助的经费;存在严重问题的,则停止其建设计划和经费的资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八日
——出自东信院发[2009]3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管理办法》